• b9b8-最好的免费学习资料站!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b9b8.com
您当前位置: b9b8学习网文章资讯免费教案语文教案语文说课稿有的人

有的人

日期:04-04 16:21:17|b9b8学习网| http://www.b9b8.com |语文说课稿|人气:387

有的人,本站还有更多关于语文说课稿,小学语文说课稿,小学语文说课,小学语文说课视频,初中语文说课稿相关的资料。www.b9b8.com

一   教材分析
1、 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我说课的课题是: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当代新诗《有的人》。  它是本单元第一篇需要讲读的现代诗。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   。  《有的人》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一首哲理诗,所以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是个引人深思的题目。诗中例举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加以对比,全诗共七节。热情歌颂了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鞭挞了反动统治者。诗歌在表达上的突出之点,是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
2、 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歌内容,研读语言文字内涵,感悟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培养倾听他人见解的习惯,锻炼发表个人见解的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
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德育)目标: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及人民对待他们的不同态度,培养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和高尚的价值观。
3、 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  )  体会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前后对照的结构。
(2  )  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深刻理解这首诗歌的思想。
二、教材处理
    1 学生状况及对策:
由于我所教课的班是初三年组学习薄弱的一个班级,且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习惯于在课堂上保持言语沉默,甚至思维 “休眠”,教学中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尽量通过直观的画面和朗读完成教学的任务,目的也是为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以获得成就感。
 2   内容的组织安排:
由于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和反复,内容又简单明了,所以《有的人》我设计一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主要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2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走进诗歌体会课文。3利用对比辅助背诵法帮助学生进一步走进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主要还是洋思教学法)
2、教学手段:为更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省时增效。
四、 教学程序设计
如果说钻研教材、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程序,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班级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引导入境(2`)----明确目标(1`)-----指导朗读(10`)-----对比探究(15`)----深入拓
展及时总结(13`)------练习提高(4 `)-----作业反馈
1、 引导入境明确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同样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
识的内在动力。为此在上课一始我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在书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品质高尚的人,你现在用一句话或借用一句诗评价一下你从书中认识的品质高尚的人好吗?这时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 他们可能有的会说李商隐在《无题》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歌颂老师一样有奉献精神的人;还可能有的同学会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歌颂宁死不屈流芳百世的英雄气概等等。然后师打出大屏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问:这是谁的诗句?同学齐声回答:鲁迅。师给予肯定,这是鲁迅的自画像,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继续看屏幕,看看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引出新课《有的人》的学习。(板书课题)(了解作者)
2、明确目标。屏幕出现目标,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有的放矢更好的学习。
3、指导朗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包括范读 仿读 自由读 齐读 对比读等形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品味诗歌的内涵,在读中培养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4、 对比探究。这是新课重点学习部分,分如下几个环节
(1)、整体感知。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思考:全诗一共几节,分几部学习比较合适?
(2)、深入学习。第一节是诗的主旨,其它各节都是在阐释它。为此要明确第一节中的两个“生与死”的含义,由此板书(虽生犹死 虽死犹生)(对比)等重点。师再次强调这是用鲜明的对比对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进行的总评价。第二----四节作者从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情感,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目的的不同进行对比,所以授课方法都是运用对比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插入鲁迅的《自嘲》诗及他曾经说过的话: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目的都是让学生加深感受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顽强不息和彻底的奉献精神。他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诗的第三部分(即五—七节)是由于两种不同的表现产生的不同结果,和前面的内容形成对照,让学生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饱满的感情齐读,调动所有学生的感官和感受,由此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揭示什么哲理?(板书   憎恶  灭亡  爱戴  永生)
(3)、回顾对比辅助背诵( 出示大屏幕展示每节中的对比内容试着背诵,齐诵。)
(4)、深化主旨  老师带领学生看黑板上的课题 指出作者(不仅仅)是在纪念鲁迅,(而是)通过这样的对比,赞扬与鲁迅具有相同品质的(所有人),那么有的人在这里就是(板书 泛指)。
  5、  深入拓展  及时总结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小结,然后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因此这部分我安排两道拓展练习和四道课堂总结:(1生活鲁迅式的典范你能再举几个事例吗?这样再次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他们可能举出雷锋 焦裕禄 孔繁森--- (师补充几个正反方面的人物:李素丽 袁隆平等有代表有典范性的人物,和与此相反的如袁世凯 王怀忠 胡长青 成克杰等人物。)在这样的对比中让学生再次明确了主旨,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题又很好的渗透了德育教育)。第2道题让学生谈谈自己今后怎么做?进一步渗透德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道小结让学生进行抢答,目的是调动课堂上容易“休眠”的学生。渗透培养自主合作探究习惯的养成。
6、练习提高:   此题设计的目的是检测课堂所学进行信息反馈。 
7、布置作业:  写篇有副标题的读后感。
附教学预测: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节课我使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运用
对比多形式的朗读,合作探究等学习模式,估计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附板书设计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虽生犹死   憎恶   灭亡
对比泛指
虽死犹生   爱戴   永生
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力求突出主旨。设计的原则是:求实、求新、求精。
  (我的说课内容可能有许多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韩萍萍

大庆十九中学
20xx-5-
如果觉得有的人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语文说课稿,小学语文说课稿,小学语文说课,小学语文说课视频,初中语文说课稿

+评论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

联系本站 - 教案中心 - 试题下载 - 教学反思 - 句子大全 - 收藏本站 - 文章阅读 - 全站地图 -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