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9b8-最好的免费学习资料站!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b9b8.com
您当前位置: b9b8学习网教育学习计划总结学校工作计划总结扬民族精神 办特色学校——申报“争先进、创特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先进集体材料(二)

扬民族精神 办特色学校——申报“争先进、创特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先进集体材料(二)

日期:11-07 23:02:30|b9b8学习网| http://www.b9b8.com |学校工作计划总结|人气:882

扬民族精神 办特色学校——申报“争先进、创特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先进集体材料(二),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大全相关的资料。www.b9b8.com

扬民族精神  办特色学校——申报“争先进、创特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先进集体材料(二)特色项目申报材料

上海市嘉定区方泰小学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得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亿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谋,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日益开放的环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是一座需要不断开掘的精神宝库。中华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思想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这种人伦观念,熏陶和培育了历史上众多公而忘私、舍生取义、品格高尚、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和英雄才俊,推动了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诸多道德理念,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因此,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方泰小学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了以“篆刻文化”为主,以“节日漫游”和“古诗诵读”为辅的民族文化培训工程,精心打造学校民族文化学习活动的品牌,最终形成“人人一把篆刻刀,个个一方金石印”的校本特色。

www.b9b8.com一、人人一把篆刻刀,个个一方金石印——篆刻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最具传统的中国书画又以诗、书、画、印“四绝”著称于世。其中的印,即印章堪称中国艺林的一株灵草,它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文人墨客的继承发扬,如今它已形成为一门篆刻艺术,由于其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我们方泰小学确定了以“篆刻文化”为抓手,在全校少年儿童中,开展篆刻的认识、研究与篆刻技能的学习,通过“赏、识、书、临、创”五个阶段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技艺,掌握民族文化技能,展示民族文化的才艺,从而提升青少年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打造校本特色。为此,我们围绕着“篆刻文化”的传承,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并于2007年12月被区教育局命名为“扬民族精神,建汽车新城”嘉定区第二批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工程基地学校。

1、精心设计“篆刻文化”氛围

开展“篆刻文化”的培训,首先要让学生、家长、教师对“篆刻”感兴趣,要形成浓浓的“篆刻”氛围。为此,学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把“篆刻文化”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

(1)06年2月,走廊里悬挂起了一幅幅篆刻作品,这些出自学生老师之手的拓印,经过装裱,成为精致的作品,成为了大家学习的范本。

(2)06年11月,六个大型宣传橱窗在校园中矗立起来,设计精美、内容完善,既有篆刻文化的系列介绍,又有师生研究与学习篆刻的镜头,配以师生的作品,同时结合2008北京奥运宣传,在临近运动场的一侧,印制了北京奥运会徽和运动项目篆文图标,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2007年7月,一枚篆刻着学校办学目标“创显著特色,育合格人才“的大型印章在校门口矗立起来。同时两块巨型篆刻浮雕妆点了校园,走廊中布置40多块历代篆刻优秀作品浮雕和篆刻家头像浮雕,使每一位走进方小的学生、家长、老师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篆刻氛围。

(4)每一个教室里,在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下,建立了“篆刻文化”专栏,宣传篆刻,交流篆刻、学习篆刻。

(5)校园网专门开辟了“金石文化社”专栏,展示学校开展“篆刻文化”培训的成果。

2、统一规划,逐步实施

05年10月,在打造“篆刻文化”项目初步确立后,学校成立了“篆刻文化”项目研究小组,研究开展篆刻教学的可行性和发展策略,制定了整个培训工程的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分“以点带面、全面实施、形成特色”三个阶段实施,并确定了在小学一至五年级分别以“识、赏、书、临、创”为培训重点,开展对篆刻文化的研究与实践。

3、编写篆刻教材

在规划形成与各年级学习重点确立后,学校成立了《篆刻文化》系列教材编写小组,以篆刻教师赵云飞、张杏明为主,分别以“识、赏、书、临、创”为核心内容,编写分年级教材。教材的成功编写,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既有内容又有参考,使篆刻培训目标更加明确了。07年7月,根据学校篆刻教学的实际情况,教材编写小组调整重点,进一步修改了教材,使之更加合理。

4、“篆刻文化”进课堂

在06年进行篆刻试点教学和对教师进行篆刻培训的基础上,07年起,学校将“篆刻”排进了课表,每周每个班级一到两堂“篆刻”课,全员参与,对全体青少年学生进行“篆刻文化”的培训,并购买了大量的刻刀、印床、印石,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

此外,招收了一批“金石文化社”学生社员,学校还利用双休日,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基础上,免费对这批“篆刻”尖子生进行额外的强化训练,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让他们现行一步,同时在全面开展篆刻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挥这批小老师的作用,带动大家一起学习。

5、聘请篆刻名师指导篆刻教学

在“篆刻文化”培训日趋火热的时候,学校深感指导力量的不足,迫切地需要专家的指导。经多方联系,海上篆刻名师、篆刻泰斗君匋的弟子、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陈辉先生欣然接受谢卫东校长的邀请,受聘担任学校“篆刻文化”培训顾问、指导老师,直接参与“篆刻文化”的规划、发展,指导教师与学生。2007年,陈辉先生多次来校,亲自指导教师、学生,分析学校开展篆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托其西泠印社社员的身份,联系各地篆刻名师为学校篆刻培训出谋划策。

6、宣传方小,宣传篆刻

传承千年文化,光有我们方小一家小打小闹,成绩再好,也只是汪洋大海里的一朵浪花。我们开展“篆刻文化”的培训,目的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不但要在篆刻文化培训上做出成绩,更要将我们的经验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篆刻、品味篆刻文化。为此,我们在宣传方小的同时,大力宣传我们的篆刻文化。

2007年中,《嘉定教育》、《上海商报》、《安亭报》等多次对我校实施篆刻文化项目培训进行了报道。新华网、中国篆刻网等网络媒体相继转载了我校开展此项工作的新闻、专题报道。

深圳市观澜小学等同行看到关于我校的报道后,纷纷主动联系,希望和我校进行交流学习,共同开展“篆刻文化”项目的推广研究。

媒体的报道,扩大了学校“篆刻文化”的影响力,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同时,也给予我们更多的信心。

7、成立“篆刻”沙龙、“篆刻”工作室

在学校聘请陈辉先生担任篆刻指导老师的同时,我们的“金石文化社”、“金石沙龙”也同时建立了。《文汇报》艺术版面编辑丹长先生提笔为文化社题写社名。“金石沙龙”集结了校内一批对“篆刻文化”颇有研究的和热心与“篆刻”教学的教师,进行“篆刻文化”的探讨,而 “金石文化社”的成立,使开展“篆刻文化”项目培训有了固定的基地。在未来几年内,我们方泰小学将依托“金石文化社”、“金石沙龙”,在陈辉先生的指导下,开展篆刻研究、学习与创作,将我们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篆刻文化”培训项目作为我校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才刚刚起步,研究规划、编写教材、聘请专家、打造氛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传承着民族优秀文化,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提升青少年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二、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节日漫游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我国的传统节日无论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还是在节庆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都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内容的《节日漫游》始于2004年,经过三年多的实践研究已日趋成熟,成为民族精神系列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开展《节日漫游》探究学习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是我国最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我们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清明节期间,我们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端午节期间,我们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利用群体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科学意识。中秋节期间,我们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节日氛围。重阳节期间,我们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我们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自行编写了《节日漫游》系列教材,在试用两年后经修订,于2006年8月委托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通过语文、社会等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以及《节日漫游》的探究,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2、精心组织重要传统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对于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方泰小学坚持从实际出发,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引导传统民间节庆文化,把节庆活动办成检阅民族文化教育成果,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盛会,突出民族特色,体现人文关怀,增添节日魅力。通过科学讲解、情景重现、参与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及其家长参入其中,亲身体验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习俗。

3、积极开展传统节日的研究工作

加强对传统节日的研究,是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依托《节日漫游》课程,组织各年级学生,深入研究传统节日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探索保护传统节日的措施和办法。

我们的节日探究,主要采用“实地采访、搜集资料、成果汇编”等形式进行。围绕《节日漫游》教材,师生共同确定研究的内容;老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学生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学生根据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自编活动小组,合作研究;各研究小组到图书馆、资料室搜集资料,到民间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并撰写研究报告;教师利用《节日漫游》课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对节日的研究,增进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的资源,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诗践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古诗诵读

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华古诗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学生的语言、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为此,我们方泰小学从2003年12月起掀起了诵读古诗的热潮:指导诵读,体验古诗的音韵美;看图说话,体验古诗的画面美;给诗配画着色,体验古诗的诗情画意美;角色表演,体验古诗的情感美。使学生在一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愉快氛围中体验学习,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

我们采取了课内与课外结合,阅读与体验相融,教学与活动并举的方法展开古诗诵读活动,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我们的做法是:

()坚持四个结合

1、坚持与课改结合,探索校本课程建设之路

新课改为我们实施古诗诵读提供了自由空间,我校坚持以诵读为校本特色课程。为了进一步体现地校本特色,我们还组织部分骨干教师选编了三册《古诗诵读》校本教材。

2、坚持与特色办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

我们办学定位为“创显著特色,育合格人才”,营造校园特色方面,我们坚持以古诗诵读为抓手,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持之以恒地开展古诗词擂台赛、古诗表演。为了配合古诗诵读的宣传和氛围营造,学校的绿叶广播站、校报、橱窗、班级板报都开辟了古诗诵读专栏,在走廊悬挂经典名句,画廊里张贴着背诗小能手的照片,让走进校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篆刻与古诗相融合的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3、坚持与教学与活动研相结合

自2003年校园读书节启动古诗诵读活动以来,除了将古诗教学引入课堂外,我们的每一次校园文化活动都有古诗诵读。我们先后开展了“书香班级”评比,古诗擂台赛、校园背诗小能手,“手拉手,我们同进步”、爱国诗词诵读表演赛等,丰富了活动形式,活跃了校园文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4、坚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当前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个有理想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也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有民族自豪感,有生命感,有诗意情愫的人。诵读古诗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我校把诵读古诗作为让学生明理的重要手段,比如让学生背诵《游子吟》教育学生爱父母尊长辈,背诵《青青园中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融亲情、友情、爱国情于古诗诵读中,让学生感受风云气,体验悲悯情,抵制消极颓废情绪侵袭,为学生精神补钙,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建立三项机制

1、活动保障机制。为了将古诗诵读落在实处,我们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机制。一是定时间,每周有固定的古诗诵读活动霎时间;二是定人员,明确由语文教师来负责古诗诵读的教学和活动开展;三是定内容,以自编教材为主,从内容上予以保障;四是提供经费,对表现好的班级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保护师生积极性;五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和环境营造,提高诵读活动效果。

2、总结交流机制。古诗诵读,需要不断总结交流,从内容到形式需要不断改进,从而保持师生持久的兴趣,确保诵读效果。在交流方面我校坚持校内交流每学期一次,纳入教研活动计划之中。我们还建立了与家长,与社会各界交流机制,先后以召开家长座谈,问卷调查与专家对话等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改进古诗诵读活动。

3、评价激励机制。古诗诵读需要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激活师生内在热情,以持久保持旺盛的兴趣,我校坚持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古诗擂台赛”以对抗赛的方式,激发斗志;“校园背诗小能手”树立典型,引导学生赶学标兵;以“书香班级”评选,表彰优秀集体,鞭策落后的班级;以文艺表演,演讲等方式给表现出色的同学以展示的舞台。校园网及时对各项活动予以报道,外发布宣传。当然更多的是诵读课堂,老师富有智慧的即时性评价。哪怕只是赠送一张小笑脸,一个大拇指,一颗小金星,唤起学生心中热情。保证了古诗诵读热情持续高涨,经久不衰。

两年多来,我校的古诗诵读逐步走向深入。如今已成为学校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学校打造篆刻文化特色的有力支撑。从小让学生直面古诗,诵读古诗,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

 

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学校教育的经常性任务。“篆刻文化”、“节日漫游”、“古诗诵读”是我们方泰小学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打造新特色的重要内容。在三项工作相继开展后,我们确立了以“打造”篆刻文化为学校新特色的目标,同时,将进一步研究,将“节日漫游”、“古诗诵读”与“篆刻文化”相结合,相互辅佐,激发能效,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健康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开出花、结出果。

如果觉得扬民族精神 办特色学校——申报“争先进、创特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先进集体材料(二)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民族  特色  学校   计划总结 - 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大全

+评论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

联系本站 - 教案中心 - 试题下载 - 教学反思 - 句子大全 - 收藏本站 - 文章阅读 - 全站地图 -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