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9b8-最好的免费学习资料站!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b9b8.com
您当前位置: b9b8学习网文章资讯计划总结中学学校计划总结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

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

日期:04-10 17:13:55|b9b8学习网| http://www.b9b8.com |中学学校计划总结|人气:355

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本站还有更多关于中学学校计划总结,中学学校工作计划,中学家长学校计划相关的资料。www.b9b8.com
文 章来
源CR)


 
 
贝罗的传播模式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大众传播学、行为科学等新理论,去解释在传播过程中的各个不同要素。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信息、通道和受播者。

(三)四元模型

     

三、学习理论的三大主要流派【41-52】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42-43】

心理学家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者相反。他们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认知学习理论要研究的是个体处理其环境刺激时的内部过程,而不是外显的刺激与反应。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45-50】

1. 格式塔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考夫卡。

(2)观点:① 学习是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即顿悟;

② 顿悟是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

③ 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④ 顿悟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的性质。

2. 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2)观点:① 意义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② 认知结构在意义学习和讲授教学中的作用;

③ 学习原则:A. 逐渐分化原则

B. 整合协调的原则

C. 先行组织者策略。

3.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加涅。

(2)观点:① 学习的模式:加涅认为,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识别学习的结构与过程的,他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的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大的意义。加涅认为,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② 学习过程的阶段:共有8个,分别为: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三)建构主义对学习理论【50-52】

1. 代表人物: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

2. 观点: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

四、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内容和要点【56-58】

(一)戴尔经验之塔的理论内容

经验有的是由直接方式得来的,有的是由间接方式得来的。


 
 
按它的抽象程度,可分为三类: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又可细分为十个阶层:

(1)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

(2)设计的经验

(3)演戏的经验

(4)观摩示范

(5)野外旅行

(6)参观展览

(7)电影与电视

(8)广播、录音、静态图画

(9)视觉符号

(10)词语符号

(二)戴尔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

1. 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并不是说,求取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并不是说,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划分阶层,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

2.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有效地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教育最大的失败,在使学生记上许多普通法则和概念,而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

3. 教育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普遍发展,要养成概念。概念可以供我们作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想工具。它把我们探求知识的智力大为简单化经济化。

4. 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

5. 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教具,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容易于理解的经验。它又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五、教育技术系统方法及应用步骤【74-75】

(一)系统方法的定义:

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系统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的、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二)系统方法特点

1. 整体性    2. 综合性    3. 最佳性

(三)系统方法应用步骤:

1. 从需求分析中确定问题;

2.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可替换的解决方案;

3. 从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

4. 实施问题求解的策略;

5. 确定实施的效率;

6. 如果有必要,对系统加以修正。

  【补充】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73】

          有3个: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反馈原理

六、教学媒体【77】

(一)媒体及教学媒体

     1. 媒体: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载体和物质工具。

     2. 教学媒体:用于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

(二)媒体构成三要素【77】

1. 硬件    2. 软件    3. 潜件

(三)教学媒体的发展趋势【77】

媒体及相关设备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向多样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信号的传输模式由模拟向数字化过渡,媒体的交互功能更强,交互方式更丰富多样;多媒体和网络紧密相连。

(四)教学媒体分类【P3;目录V】

按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可分为:

1. 传统教学媒体:

教科书、黑板(粉笔)、实物标本模型、图表和照片等。

2. 现代教学媒体:

(1)按媒体物理性能:

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视媒体、计算机媒体

(2)按作用于人的感官:

① 视觉媒体:照相机、数码相机、幻灯、投影

② 听觉媒体:广播、音响系统、录音机、CD

③ 视听媒体:电影、电视、摄像机、录像机、激光视盘

④ 相互作用型媒体:程序教学系统、教学模拟系统、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系统

⑤ 综合媒体:计算机媒体、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室、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系统、数字图书馆


 
 
七、教育电声系统【102】

(一)教育电声系统的连接


注意箭头的标法

 
 


 

(二)电声媒体的教学应用的作用

1. 广泛用于集体式和个别化的语言学习活动,应用于位于听力、音乐、戏曲或其他艺术类课堂教学;

2. 播放前教师要对听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提示,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听音做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播放结束后,教室针对听的内容,提问学生,展开讨论,检查听音效果,进而调整电声媒体的教学技巧。

【补充】无线传声器【92-93】

1. 在选择话筒时,要注意指向特性。

2. 在现场扩音时,要防止话筒与音响产生信号的回授。不宜把话筒音量开得过大;话筒与音箱不能面对面。

3. 在使用中不能对话筒吹气或拍打,这回损坏内部的振动薄膜。

4. 话筒本身有防风罩,在使用时应该正常佩戴,保证音质。

5. 日常存放要注意防尘、防震。

八、电视制式和信号传输方式

(一)电视的制式

1.  NTSC 制:出现得最早,主要应用在美国、韩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

    2.  PAL  制:主要应用在中国和西欧部分国家。

    3. SECAM制:主要应用于俄罗斯、法国和部分东欧国家。

(二)电视信号传输方式

1. 射频式(RF):1根线

2. 视频/音频式(VIDEO/AUDIO:L/R):3根线

3. 分量式(Y/C、AUDIO:L/R):5根线

九、综合媒体【115-118】

(一)多媒体技术的定义【115】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对数据、文字、声音、音乐、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媒体进行整合处理的一种技术,多媒体技术已被称为信息处理技术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补充】超文本运用的是:线性和非线性连接技术

(二)语言实验室功能 【117-118】

   1. 控制功能

   2. 显示功能

   3. 复制、编辑功能

   4. 双向教学功能

   5. 自动检测功能

   6. 教学效果分析评定功能

(三)语言实验室类型【118】

   1. 单听型(A P型 Audio—Passive  Laboratory)

   2. 听说型(A A型 Audio—Active  Language Laboratory)

   3. 听说对比型(AAC型 Audio –Active Comparative language Laboratory)

   4. 视听型(AV型 Audio Visual Language Laboratory)

   5. 视听说型(AVA型 Audio Visual Active Language Laboratory )

   6. 视听说对比型(AVAC型)

十、微格教学【120-】

(一)微格教学的定义【119】

      微格教学的定义有两种:

1. 微格教学(micorteaching)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就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讲解、应变、提问、媒体使用、强化、学习策略辅导、学习学业成就评价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并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系统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

2. 微格教学: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控制条件下进行学习。

(二)微格教学实施过程【120-121】

1. 理论指导

2. 观摩示范

3. 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

4. 角色扮演

5. 反馈评价

6. 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

(三)教案编写

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 教学重难点。

3. 教学媒体及方法。

4. 教学过程。

5. 教学结束。

6. 教学课后评价。

十一、教学设计含义;教学设计过程一般模式;教学设计的应用【】

(一)教学设计定义【125】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转化成对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警方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具体工作计划的系统过程和程序,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指导教学的规范性文本,其目的是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

(二)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模式

(三)教学设计的应用

1. 教学系统设计

2. 教学过程设计

3. 教学产品设计

4. 教学服务设计

十二、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147-148】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147】

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补充】信息技术 = 计算机技术 +   通信技术   + 控制技术

         3C技术 =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   Control

(二)信息素养【148】

    1. 定义

        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质的延续核拓展;是是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是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是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的要求。

    2. 信息素养的三个层面:

      (1)文化素养    (2)信息意识    (3)信息技能

十三、远程教育【163-168】

(一)远程教育定义【164】

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总称。

(二)远程教育的特征【163-164】

1. 准永久性分离    2. 媒体与技术的作用    3. 双向通信

(三)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164--168】

1. 第一代远程教育:基于印刷媒体的函授形式

2. 第二代远程教育:基于视听媒体的广播形式

3. 第三代远程教育:基于多媒体的网络教育形式

十四、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分类【178】

1. 按规模大小和延伸范围分:

① 局域网(LAN)    ② 市域网(MAN)    ③ 广域网(WAN)

2.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

① 环型网    ② 星型网    ③ 总线网

3. 按通信传输介质分:

① 双绞线网    ② 同轴电缆网    ③ 光纤网    ④ 卫星网

4. 按信号频带占用方式分:

① 基带网      ② 宽带网

      【补充】广域网主要有: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据网、DDN专线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77】

1. 资源共享

2. 信息传输与集中处理

3. 均衡符合与分布处理

4. 综合信息服务

(三)IP地址的定义【P】

      IP地址:用于标记每台计算机的地址。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四)IP地址的类别【P】

      按照网络的规模大小,可分为A、B、C、D、E五类

(五)域名的定义【P】

        IP地址是一组十进制的数据,很难记忆,因此,可以使用英文缩写与IP地址一一对应,这样可以方便用户记忆,这些英文缩写就是域名

(六)域名一般结构【P】

        计算机主机名·机构名·机构区域·最高区域。如:www.sohu.com.cn

(七)个人用户接入计算机网络的方式【P】

     1. PPP电话拨号入网

     2. ISDN拨号上网

     3. ASDN / ADSL拨号上网

     4. HFC拨号上网

(八)超文本的定义【115】

        超文本是运用线性和非线性连接方式,它允许用户从一个项目激活一个热区、热键或单击一个按钮,就可以直接跳到另一个项目,从而实现在系统知识网上任意漫游。

(九)搜索引擎的数据检索方式【180】

        主要是关键字的匹配方式,如泛匹配、模糊匹配、正则匹配、多关键字的处理方式

十五、网络课程开发【190-193】

(一)课程开发定义【190】


 
 
        是指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以及人际关系要求的持续不断的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二)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190-193】

      1. 需求分析

      2. 总体设计与原型实现

      3. 脚本编写

      4. 素材准备

      5. 课件开发

      6. 教学环境设计

      7. 教学活动设计

      8. 运行维护与评价

十六、Powerpoint课件制作步骤(略)

文 章来
源 如果觉得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计划总结 - 中学学校计划总结,中学学校工作计划,中学家长学校计划

+评论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

联系本站 - 教案中心 - 试题下载 - 教学反思 - 句子大全 - 收藏本站 - 文章阅读 - 全站地图 -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