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9b8-最好的免费学习资料站!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b9b8.com
您当前位置: b9b8学习网教育学习计划总结生物|化学计划总结市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市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日期:11-07 23:02:12|b9b8学习网| http://www.b9b8.com |生物|化学计划总结|人气:373

市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本站还有更多关于生物|化学计划总结,生物|化学计划总结大全相关的资料。www.b9b8.com

一、命题指导思想

高三年级化学期中考试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有利于检查各学校平时化学教学的情况;有利于对今后化学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紧扣教材考查主干性知识。试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不超考纲,不超出教材,题型、难度紧扣高考题。

2命题时提高了试卷学科内的综合性,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推理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有所提高,但多个题是课本、导学上的常见题型。

3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化学实验的考查。化学实验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实验判断和实验设计等能力。

4根据2008年高考计算题有所增加的特点,重视化学计算能力的考查,增加了计算题的量。

5重视化学用语的考查。因为化学用语是解化学试题重要的答题用语,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既是高考的必考点,也是学生的薄弱点。

6体现新课程理念。题目问题设计有层次、灵活多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部分题目体现了学生答题的开放性。

7为提高试题的质量,真实考查学生及各学校的教学情况,试题中采用了化学中心组的多道原创题和改造题(如:21、24题)。

 

二、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共60分,总分100分。选择题以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有2道题属于较难的试题,其余为掌握级内容,既有利于考查全体学生又有利于区分优等生。5道非选择题虽然综合性较强,但仍以课本主干知识为主,难度中等。整套试卷既较好的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区分度较好。

2、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第一卷各小题答卷情况(全体学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率

0.5777

0.9042

0.9565

0.7296

0.8901

0.6672

0.6681

0.7846

0.7817

0.3915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得分率

0.5496

0.6010

0.6827

0.7323

0.5989

0.5864

0.5159

0.7451

0.7617

0.4677

市平均分

27.19                                             

                                   第二卷各大题答卷情况(抽样)   

大题号

二大题(12分)

三大题(38分)

四大题(10分)

二卷

小题号

21

22

23

24

25

 

本题满分

12

10

12

16

10

60

得分

6.35

7.03

9.62

8.86

4.26

36.12

得分率

52.92%

70.30%

80.17%

55.38%

42.60%

60.20%

平均分

36.12

全体学生平均分:60.43

3.学生答卷错误分析

碳粉

紫色石蕊试液

Cl2

【第21题】(12分)下图是实验室用氯气和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的实验装置图。

 

 

 

 

 

 

                   A                 B             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2)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装置C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若用澄清石灰水代替紫色石蕊试液,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无白色沉淀生成     C.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4)采用装置C可能造成烧杯内液体倒吸,为避免倒吸,下列装置可以代替装置C的是        

 

 

 

 

在不改变和移动装置C的情况下,为防止倒吸,可以向C中加入                   

【命题的目的】

考查学生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倒吸装置的设计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问题。

【存在的问题】

①提取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较差。语言不够规范。

②产生倒吸的原理不清楚,以致于不知道如何防止倒吸。

③装置C中的现象回答不到位,其根本原因是不理解从装置B中出来的混合气体的成分。

【解题方法】

①装置A的作用:根据图中B装置中反应的生成物来判断,反应物中缺少氢元素,即缺少H2O,故可以知道A的作用为提供反应所需的水蒸气。

②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只需配平即可,但要注意反应条件。

③根据发生倒吸的原因,不难找出该题的答案。关于倒吸的处理,在此处一定要讲解清楚、到位,让学生理解发生倒吸的原因,从而就能掌握该类习题的处理方法。

参考答案

(1)提供装置B中反应所需的水蒸气

(2)2Cl2 + C + 2H2O  4HCl+ CO2

(3)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

(4)①③   少量CCl4 ,并浸没导气管口

 

【第22题】(10分)A、B、C、D、E、F、G、H八种原子序数相邻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八种单质的沸点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

上述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       _。

   (2)上述元素中,某些元素的常见单质所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这些单质的分子

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D、F、G三种元素的离子均具有跟Ne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三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次序为(用相关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      >      >      。   

(4) 在101 kPa时, B的氢化物1 g在C的单质中充分燃烧,生成一种液态化合物和另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稳定物质,放出18.6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命题的目的】

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同时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属于中等

难度的试题。

【存在的问题】

①元素周期律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离子半径比较等基础知识薄弱。

②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固态时为分子晶体,部分同学漏写或将Ne写成Ne2

③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准确,不会反应热的计算或计算错误。

④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差,不会根据题意书写方程式。

【解题的方法】

根据题中信息:A的单质是金刚石,从而知道A元素是碳,再由题中A—H为

八种原子序数相邻的短周期元素不难得出其他元素依次为N、O、F、Ne、Na、Mg、Al。

①根据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可知碱性最强的是NaOH,气态氢化物中,

最稳定的是HF。

②考查分子晶体知识,把元素A—H对应的单质写出来,根据分子晶体知识即可

判断。

③考查了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属于比较简单的试题。答案为F- > Na+ > Mg2+

④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的计算,属于比较难的试题,根据题意判断B

的氢化物为NH3、C的单质为O2,再由题意知二者生成了N2和H2O,写出化学方程式为4NH3 + 3O2 = 2N2 + 6H2O ,4mol NH3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mol×17g/mol×18.6kJ = 1264.8 kJ,从而得到答案为4NH3(g) + 3O2(g) = 2N2(g) + 6H2O(l);△H= —1264.8 kJ/mol

参考答案

(1)NaOH   HF    (2) N2   O2   F2  Ne     (3) F- > Na+ > Mg2+

(4)4NH3(g) + 3O2(g) = 2N2(g) + 6H2O(l);△H= —1264.8 kJ/mol

 

【第23题】(12分)甲、乙、丙为常见单质,乙、丙中所含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X、A、B、C、D、E、F、G均为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A、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

丙③

点燃

丙②

点燃

H2O ⑤

CO2 ④④

F

E

D

B

X

A

丙⑦

一定条件

C

G ⑨

 

 

 

 

 

(1)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丙              ,E           

(2)X的电子式为:                                     。    

(3)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与G溶液反应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                           

(5)在上图的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的目的】物质推断题,考查碱金属、氧族元素等知识。

【存在的问题】

①电子式的书写不够规范。

②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不会写、写错或没有配平。

【解题的方法】

根据A、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知A、G中含钠元素;由A可以和H2O、CO2

反应生成同一种单质可以得到A为Na2O2,其相对分子量为78,丙为O2,那么X的相当分子质量也为78且含有钠元素,可知X为Na2S,乙为S,从而推出其他物质。

参考答案

(1) O2    SO3                      (2)         

(3)2Na2O2 + 2H2O = 4NaOH + O2↑     (4) HCO3 + OH = CO32 + H2O  

(5) ⑧ ⑨       

 

【第24题】(16分)(Ⅰ)在配平KMnO4、H2O2、H2SO4三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出现多组配平的化学计量数,如:

① 2KMnO4+ 7H2O2 +3H2SO4 = K2SO4 +2MnSO4 + 10H2O + 6O2

② 2KMnO4+ 5H2O2 +3H2SO4 = K2SO4 +2MnSO4 + 8H2O + 5O2

③ 2KMnO4+ 9H2O2 +3H2SO4 = K2SO4 +2MnSO4 + 12H2O + 7O2

用H218O2进行示踪实验,证实生成的氧气全部是18O2 ,仅据这一实验事实,回答

下列问题:                                                                                       

(1)写出上面三个反应中,H2O2仅起还原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中各组化学计量数的变化规律,写出符合该规律的一个新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过氧化氢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还有酸性。

    (1)针对以下A~D四个涉及H2O2的反应(未配平),填写空白:          

A.H2O2—H2O+O2↑           B.Ag2O+H2O2—Ag+O2↑+H2O

C.Na2O2+HCl—H2O2+NaCl     D. H2O2+Cr2(SO4)3+KOH—K2CrO4+K2SO4+H2O                   

①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   _。

②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________    

   (2)双氧水和水都是极弱的电解质,已知H2O2显弱酸性。

    ①水电离生成H3O+ 和OH 叫做水的自偶电离。同水一样,H2O2也有极微弱的自偶电离,其自偶电离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KI和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放出大量的无色气体,溶液呈棕色,并可以使淀粉变蓝。有同学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O2+2I= I2+O2↑+2H+。请问:该方程式对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若不对请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将H2O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请你根据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的目的】

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KMnO4和H2O2 在酸性条件下反

应规律及H2O2的重要知识等。

【存在的问题】

①KMnO4、H2O2、H2SO4三者反应的规律没有找出来,以至于写不出题中所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②不会用单线桥来表示电子转移。

③实验设计不到位,语言不规范,对反应原理理解不透彻。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不够熟练。

④H2O2的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解题的方法】

Ⅰ①H2O2仅做还原剂,即H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经分析①②③中只有②符合题意。

②该反应的规律是:2mol KMnO4做氧化剂,只需要5mol H2O2,过量的H2O2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只要KMnO4的化学计量数不变,改变H2O2的化学计量数即可。

Ⅱ(1)①略     ②略

(2)①根据题中信息可知:2H2O2 H3O2++ HO2-

②根据氧化还原的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③将H2O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理论上讲有两种情况,一是H2O2的酸性中和了NaOH,从而红色消失,若要验证,只需加入NaOH溶液即可;二是H2O2的强氧化性,将红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若要验证,只需滴入酚酞溶液即可。

参考答案

 (Ⅰ)(1)                

 

 

(2)2KMnO4 + 11H2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4H2O + 8O2

(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Ⅱ) (1)

①3、1、10、2、3、8         ② A       

(2) ①2H2O2 H3O2++ HO2- 

②不正确   反应中只有化合价升高而没有化合价降低(或电荷不守恒) 

3H2O2 + 2KI + H2SO4 = I2 + K2SO4 + 4 H2O + O2↑(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③向已褪色的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若又显红色,说明是双氧水酸性造成的;若不显红色,说明是双氧水强氧化性造成的。

 

【第25题】(10分)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A、B、C三份,每份30 mL,向其中均通入一定量的CO2,然后各取溶液10 mL,分别将其稀释为100 mL,再分别向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曲线B表明,原B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3)曲线A表明,原A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曲线C表明,原C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向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              mL。

【命题的目的】考查CO2和NaOH的反应及其计算,难度较大。

【存在的问题】

①CO2和NaOH反应,根据CO2量的不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几种情况没有掌握,也不会分析。                             

②对反应过程理解的不够,不会应用守恒思想来解题。

③对于盐酸与Na2CO3的分步反应过程理解不够。

【解题的方法】

CO2和NaOH反应,根据CO2的量的不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以下四种情况:

a、NaOH和Na2CO3   b、Na2CO3   c 、Na2CO3和NaHCO3     d、 NaHCO3 由题中图像可知,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不符合题意(若是NaHCO3,则加入盐酸将立即产生气体)。

①由图可知:当加入80mL盐酸时,不再产生气体,盐酸中Cl-全部转移到NaCl

中,根据钠元素守恒,NaOH的物质的量为盐酸的物质的量,即0.008 mol,其浓度为0.8 mol·L1

②从图中分析可知,滴入盐酸到产生CO2消耗盐酸的量等于从产生CO2到不再产

生CO2消耗的盐酸的量相同。所以溶质为Na2CO3。                                                           

③曲线A表明:溶质为NaOH和Na2CO3,产生CO2为NaHCO3与盐酸反应所得。即n (Na2CO3) = n (NaHCO3) = 0.015 L ×0.1 mol·L1 = 0.0015 mol

n (NaOH) = (0.065 L-0.015 L)×0.1 mol·L1 = 0.005 mol

n (NaOH) ∶n (Na2CO3) =10∶3

④曲线C表明溶质为NaHCO3和Na2CO3

n (Na2CO3) = 0.02 L×0.1 mol·L1 = 0.002 mol

n (NaHCO3) = (0.06 L-0.02 L)×0.1 mol·L1 = 0.004 mol

V(CO2) = (0.002 mol + 0.004 mol )×22.4 L/mol×1000 mL/ L= 134.4 mL

参考答案

(1)0.8                     

 解: n ( HC) = n (NaOH) = 0.08 L× 0.1 mol·L1 = 0.008 mol

          c (NaOH) = 0.008 mol ÷ 0.01 L = 0.8 mol·L1

(2)Na2CO3

(3)n (NaOH)∶n (Na2CO3) =10∶3         

 解:n (Na2CO3) = n (NaHCO3) = 0.015 L ×0.1 mol·L1 = 0.0015 mol

n (NaOH) = (0.065 L-0.015 L)×0.1 mol·L1 = 0.005 mol

n (NaOH) ∶n (Na2CO3) =10∶3

(4)NaHCO3、Na2CO3 ; 134.4

 解:n (Na2CO3) = 0.02 L×0.1 mol·L1 = 0.002 mol

  n (NaHCO3) = (0.06 L-0.02 L)×0.1 mol·L1 = 0.004 mol

  V(CO2) = (0.002 mol + 0.004 mol )×22.4 L/mol×1000 mL/ L= 134.4 mL

 

三、教学建议

这次期中考试是学生进入高三后全市的第一次摸底,从学生卷面及抽样结果看,很多学校都暴露出学生基础较差,有的连最简单的知识都掌握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课本知识,不记忆知识,规范性差,缺少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各学校、各位教师应该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尽快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针对存在的问题特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基础教学。从答卷中反映出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离子符号、电荷符号、化学专用词等写错较多,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的注意事项都没能完整贯彻。应该从规范化教学上下功夫,很多失分就失在这里。教师在教的时候就应达到规范化,然后反复强调、多次检查以便真正落实到位。

2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这几年的高考说明中对化学计算的要求一直没有降低,学生现在计算能力的下降和老师的要求不高有直接的关系,这次考试中学生计算题得分不高暴露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3重视习题课的讲评。每节习题课讲评前,教师都应该认真备课,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产生错误的比例,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除了讲清错误多的题外,还应该针对性的安排一些练习。

4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要讲清原理,让学生熟悉实验操作并自己动手完成一些实验,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在实验改进上有所突破。

5注意改进教学方法,研究学生。学生回答化学问题,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思维习惯。教与学双方同步改进才可能取得满意效果。师生双方应共同分析试卷,查找原因,提出改进办法,才有可能在今后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6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练习的量和难易程度,但对重要知识、主干知识要适当的加大练习量,要特别注意提高练习题的针对性及练习题的质量。

如果觉得市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化学  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   计划总结 - 生物|化学计划总结,生物|化学计划总结大全

+评论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

联系本站 - 教案中心 - 试题下载 - 教学反思 - 句子大全 - 收藏本站 - 文章阅读 - 全站地图 -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