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9b8-最好的免费学习资料站!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b9b8.com
您当前位置: b9b8学习网教育学习计划总结历史|地理计划总结2017年中考地理命题思路及复习策略

2017年中考地理命题思路及复习策略

日期:03-06 20:32:31|b9b8学习网| http://www.b9b8.com |历史|地理计划总结|人气:297

2017年中考地理命题思路及复习策略,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历史|地理计划总结,历史|地理计划总结大全相关的资料。www.b9b8.com

2009年中考地理命题思路及复习策略

九江市教研室  程  红

一、2003—2008年中考地理命题的简要回顾

(一)试卷总体评价

03—08年中考地理试题,严格按照每年的《中考地理考试说明》地理知识的考核范围,选择了最基础的和重要的地理知识作为命题素材。体现了地理新课标的基本观念和地理学科的生活性、人文性特色。遵循了地理中考命题的基础性、综合性、重图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既体现了检验初中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体现了中考的选拔性功能以及指导中学地理教0的功能。试题精心选择背景材料、文字叙述、情景创设,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形式新颖、活泼。试题的难度较为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突显了中考的选拔性功效。但由于受中考分值和试卷版面所限,试卷的知识覆盖尚显不够。

(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综合能力偏低。

2、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较差;地图知识掌握不牢。

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欠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

4、审题能力弱,表达不完善,错别字较多。

二、2009年中考地理命题范围、要求与趋势

(一)范围

1、七年级地理部分: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第二节;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人口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第二节,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2、八年级地理部分: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第二节;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第二节、

第三节;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第三节;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第二节、

第三节 。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与08年比较:增加了4节内容: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七年级下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二)要求

地理科命题将结合我市考生实际并充分体现学科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具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问卷、笔试。

2、考试时间:90分钟

3、试卷结构:

(1)地理、生物两科合卷,满分70分。学科所占分值:地理35分,生物35分。

(2)地理部分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题12分,综合题23分。

(3)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60%左右,中等难度题30%左右,较难题10%左右。

(4)组卷:试卷按地理、生物学科顺序分科集中排列。

(四)命题趋势

1、难度力求控制在0.60—0.65之间。

2、注意知识的覆盖面,考点分布的合理性。

年份

考核内容

地球、地图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2003年

分值(20分)

3.5

7

9.5

2004年

分值(20分)

5

6

9

2005年

分值(35分)

6

8

21

2006年

分值(35分)

3

11

21

2007年

分值(35分)

6

10

19

2008年

分值(35分)

4

13

18

2009年

分值(35分)(预测)

5

14

16

www.b9b8.com

3、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体现新课程理念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且命题注意难易有度,满足对不同层次学生考核的需要。

4、重视基础,突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以及与高中地理教学接轨核心知识的考查。

如:经纬网的判读;指向标地图方向的判读;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其地理意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气候类型的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中国地理中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主要地形区,主要山脉的走向与分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黄河的治理、长江的开发,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分布,农业类型,主要农作物的分布,重点工程建设,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分布及主要枢纽城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等;世界地理中的世界海陆分布、世界的气候、世界典型地理事物的分布、认识大洲、认识地区特征等。

5、试题的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地理问题入手,增强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6、注意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对国家经济建设新成就的关注。

7、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对学生读图、填图能力、空间概念的考查。

8、沿袭2004—2008年命题特点,在试题中仍可能会出现开放性试题。

9、关注2009年中考地理《考试大纲》中新增章节相关知识点的考查。

如08年新增加的章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人口;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人文环境;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

三、2009年中考地理主要复习要点及命题预测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考题回顾]

[例题1](2003·九江第1题);[例题2](2006·九江第1题);

[例题3](2007·九江第9题);[例题4](2008·九江第1题)。

[直击考点]

(1)地球的形状;(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3)赤道周长。

 [09年预测]

(1)综合考查 ①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②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③能够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2)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诗句。

2、(1)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纬度、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概念,经线、纬线的特点(2)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五带的划分界线;

(3)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4)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考题回顾]

[例题1] (2003·九江第1题);[例题2](2004·九江第1题)

[例题3](2004·九江第7、8题);[例题4](2005·九江第2、3题)

[例题5](2006·九江第2题);[例题6](2007·九江第10题);

[例题7](2008·九江第5题)。

 [直击考点](1)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经、纬度的判读;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五带的划分界线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09预测]

(1)从南极或北极俯视经纬网图的判读;(2)无图考图题;(3)太阳光照图的判读;(4)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3、地图上的比例尺与方向

[考题回顾]

[例题1](2003·九江第10(3)题);[例题2](2004·九江第8题A选项);[例题3](2005·九江第4、5题);[例题4](2008·九江第14题)。

[直击考点]

    (1)比例尺的运用(距离的量算);(2)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3)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4)学会在地图上运用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判别方向。

[09预测]

(1)     能够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2)学会在地图上运用经纬网判别方向。

  4、利用地图查找信息

[09预测]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5、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考题回顾]

[例题1](2004·九江第4题);[例题2](2005·九江第6题)[例题3](2006·九江第5题);[例题4](2007·九江第11、12题)。[例题5](2008·九江第2题)

[直击考点]

(1)海拔和相对高度;(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名称;(3)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4)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面高低和坡度陡缓;(5)学会识别地形剖面图。

[09预测]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相对高度的计算。

(二)世界地理

1、(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2)分界线、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海峡;(3)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4)板块构造学说,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考题回顾]

[例题1](2003·九江第9题);[例题2](2004·九江第10题);

[例题3](2005·九江第13题);[例题4](2006·九江第13(1)(2)题);[例题5](2007·九江第13(1)(3)题);[例题6](2008·九江第13题(3))

www.b9b8.com

 [直击考点]

(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2)分界线、大陆、半岛、大洋、海、海峡;(3)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4)板块构造学说,世界著名山系及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09预测]

(1)重要图示:世界海陆分布图;东、西半球分布图;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图;七大洲轮廓图。(2)世界重要地理事物名称在图示中的位置;(3)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4)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

2、(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2)识别常见天气符号,天气图的判读;(3)气温及气温的变化;(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5)能够根据气候景观图或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其气候类型及描述其气候特点;(6)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考题回顾]

[例题1](2004·九江第9题);[例题2](2005·九江第8题);

[例题3](2006·九江第7、10题);[例题4](2007·九江第1题)。

 [直击考点]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2)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3)识别常见天气符号;(4)能根据气候景观图及气候的特点的描述或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其气候类型;(5)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09预测]

(1)能通过简单的天气图,描述其天气状况;(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天气与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相吻合的画面;(3)海拔高度对气温影响及相关计算;(4)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或气候特征的描述判断其气候类型。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考题回顾]

[例题1](2005·九江第9题);[例题2](2006·九江第11题);

[例题3](2007·九江第14(3)题)

[直击考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09预测]通过诗句考查反映蕴涵的地理原理

4、(1)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所环境的重要性。

[09预测](1)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导致的后果;

5、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09预测]

(1)能根据相关图示计算人口密度;(2)能根据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6、(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2)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3)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考题回顾]

[例题1](2008·九江第9题)

 [直击考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09预测]

(1)世界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2)能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7、(1)世界第一大洲,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气候特征;(2)亚洲的世界之最;(3)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4)亚洲的地势特点及对河流流向的影响;(5)亚洲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等方面表现出的文化艺术风格和民风民俗。

[考题回顾]

[例题1](2006·九江第13题);[例题2](2007·九江第13题);

[例题3](2008·九江第11、13题)。

[直击考点](1)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2)亚洲的世界之最;(3)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4)亚洲的地势特点及对河流流向的影响;(5)亚洲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等方面表现出的民风民俗与气候的关系。

[09预测]

(1)能够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能够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亚洲的世界之最;(4)亚洲地势特点及对河流流向的影响;(5)亚洲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等方面表现出的文化艺术风格和民风民俗。

8、(1)中东的地理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2)中东的石油资源及输出路线;(3)中东的人种与宗教;(4)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

[09预测]

(1)中东地区“三洲五海之地”重要图示;(2)中东最主要的石油输出路线;(3)中东阿拉伯人的习俗与当地气候的关系;(4)中东的人种与宗教;(5)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

9、(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09预测]

(1)在区域图上能够填绘出主要的地理事物名称;(2)能够用板块运动观点解释其地理现象;

(3)其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及主要的自然资源;(4)能够简要阐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0、(1)欧洲西部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欧洲西部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3)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胜地及旅游项目景观;(4)自然环境对欧洲人饮食结构的影响。

[考题回顾]

[例题1](2008·九江第12题);[例题2](2008·九江第13(1)(2)题)。

www.b9b8.com

 [直击考点] (1)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胜地及旅游项目景观;(2)根据图示中欧洲西部某地生活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

 [09预测]

(1)在区域图上能够填绘出主要的地理事物名称;(2)自然环境对欧洲人饮食结构的影响。

(三)中国地理

1、疆域与人口

(1)中国的地理位置,我国在五带中的位置及所在的大洲;(2)濒临的海洋、陆上邻国、海上邻国;(3)我国主要岛屿、海峡、疆域的四至点;(4)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在图示中的位置;(5)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回归时间;(6)我国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政策。

[考题回顾]

[例题1](2003·九江第1、7、10(1)题);[例题2](2004·九江第2题);[例题3](2005·九江第7、15题);[例题4](2006·九江第3、14(1)、15题);[例题5](2007·九江第5、14(1)题);[例题6](2008·九江第3、第14(1)题)

[直击考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2)濒临的海洋、陆上邻国;(3)我国主要岛屿;(4)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以及在图示中的位置;(5)我国的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09预测]

(1)考查掌握中国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并在相关图示中能填绘出中国所处的位置以及中国在五带中的位置和所处的大洲;(2)濒临的海洋、海上邻国;(3)省级行政区的考查:①根据省区的轮廓特征及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来判断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②根据有关描述来判断省级行政单位名称;③根据时事地理材料判断省级行政单位名称。(4)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回归时间。

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及主要特征;(3)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最大的淡水湖、最大咸水湖的名称及分布;

(4)我国五个温度带名称及大致位置;(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6)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及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和上、中、下游的划分;(7)黄河的治理与长江的开发利用;(8)自然资源概念及主要类型;(9)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0)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1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及位置、线路;(12)能够对实际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自然资源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

[考题回顾]

[例题1](2003·九江第2、4、5题);[例题2](2004·九江第6、11(1)(2)(3)(5)题);[例题3](2005·九江第6、14题);[例题4](2006·九江第4、9、11、14(1)(3)题);[例题5](2007·九江第2、6、15题);[例题6](2008·九江第7、10、15题)。

[直击考点]以上复习要点12点

[09预测]

  (1)通过地形剖面图或诗句中反映的地理现象来考查我国地势特征;(2)考查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我国最大淡水湖、最大咸水湖、最长的内陆河在图示中的位置或根据地理事物主要特征的描述判断其地理事物名称;(3)根据景观图判断所处的温度带(4)联系实际考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5)长江、黄河注入的海洋,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和上、中、下游的划分在图示中的位置;长江的开发;(6)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能够说出自然资源的类型,并正确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7)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及位置、线路;(8)能够对实际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自然资源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

3、中国的经济发展

(1)秦岭—淮河以北、以南的耕地类型及主要农作物;(2)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分布;

(3)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及分布,重要铁路枢纽城市;(4)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5)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考题回顾]

[例题1](2004·九江第(1)(2)(4)题);[例题3](2005·九江第10、14(1)题);[例题4](2006·九江第6、8、11、14(1)(2)题);[例题5](2007·九江第6、14(1)题);[例题6](2008·九江第14题(4))。

[直击考点]以上复习要点5点。

 [09预测]

(1)相关知识结合在综合题中来考查;(2)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可在选择题,也可在综合题中出现);(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中国的地理差异

(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大致范围、界线;(2)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3)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考题回顾]

[例题1] (2005·九江第11题);[例题2](2006·九江第12、14(2)题);[例题3](2007·九江第6、8、14(2)题);[例题4](2008·九江第6、8、14题(2))

 [直击考点]以上复习要点4点

[09预测]

(1)中国地理重要图示,北方地区重要图示;(2)相关知识结合在综合题中来考查;

www.b9b8.com

(3)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四、复习建议

1、认真学习2009年中考地理《考试大纲》,把握教学标高,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2、注意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3、重视考试大纲中对学生基本技能要求的训练,提升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读图、填图、绘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4、立足初中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的复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5、复习时,要注意关注时政热点,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卷面、答题程序、表述的规范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答题技能。

7、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最新前沿地理知识和信息动态,并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实效。

 8、重视考试资料 ----重视考纲(命题的依据);重视09年模拟卷、江西专版中考实用总复习用书(命题的参照);注视会议精神(命题的蓝本)。

如果觉得2017年中考地理命题思路及复习策略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中考   计划总结 - 历史|地理计划总结,历史|地理计划总结大全

+评论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

联系本站 - 教案中心 - 试题下载 - 教学反思 - 句子大全 - 收藏本站 - 文章阅读 - 全站地图 -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