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9b8-最好的免费学习资料站!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b9b8.com
您当前位置: b9b8学习网文章资讯考试频道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

日期:01-22 22:25:55|b9b8学习网| http://www.b9b8.com |公共基础|人气:716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公共基础,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相关的资料。www.b9b8.com

 民法总论

  民法,是指一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中,商品经济关系是其主要的调整对象。

  (一)民法调整平等主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二)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三)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

  二、民法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的宗旨,是基本准则,是制订、解释、执行和研究民法的出发点。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一)平等原则

  民法上的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

  (二)意思自治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指民事主体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创设其权利义务,任何机关、组织或个人均不得非法干涉。

  (三)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确定了民事主体的一般行为标准。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必须“善意”地实施民事行为,在民事活动中应尊重他人利益,不得进行欺诈、胁迫,不得恶意地损害他人利益或者放任他人合法利益遭受损害,以诚实的态度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四)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三、民事法律关系及其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民法上的表现。

  民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就是通过将物质的社会关系(即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转化成为表现为法律形式的思想的社会关系(即民事法律关系)来完成的。

  主体、内容和客体构成完整的民事法律关系,该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民法上的“人”是指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公民)、法人以及其他某些可以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组织(称为非法人团体)。国家在特殊场合也可以参加民事活动,国家在民事活动领域被视为“公法人”。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民事权利是民事法律规范赋予民事主体满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民事义务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为满足权利主体法律上的利益,依法应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民事权利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 根据民事权利的客体有无财产价值可以分为财产权与人身权。

  财产权是具有物质内容或直接体现为某种经济利益的权利,如物权、债权以及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人身权是与主体自身不可分离,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某些民事权利同时具有财产权与人身权双重性质,如著作权,既包括人身权利(如作者发表作品的权利等),又包括财产权利(如作者利用作品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又如股权(即公司投资人享有的权利),既包括非财产性质的表决权,又包括获得股息和公司解散时取回剩余财产的财产性质的权利。

  2. 根据民事权利效力所涉及的范围可以分为绝对权与相对权。

  绝对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的权利,即除权利主体之外的任何人均对权利人承担义务。如物权关系中,物权人之外的一切均负有不妨害权利人行使对物的支配权利。属于绝对权的还包括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相对权是指其效力仅仅及于特定相对方当事人的权利,债权是典型的相对权。   

  3. 主权利与从权利

  主权利是在并存的两个权利中能够独立存在的权利。从权利是其存在必须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前提的权利。例如,抵押权与其所担保的债权,其中,被担保的债权为主权利,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为从权利;抵押权的成立,一般应以其所担保的主债权的成立为前提,而主债权的变更、消灭,也会引起抵押权的变更或者消灭。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

  民事法律关系主要客体主要包括:

  1. 物。物是存在于人体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且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质对象。

  2. 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专指为满足他人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主要是提供劳务、提供服务一类行为(如运送货物、完成工作等)。保管、运输、加工承揽、演出等合同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3. 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如发明创造、文学作品等。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财产,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4. 人身利益。人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名誉、荣誉等等。人身利益是人身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除此而外,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还可以是某种民事权利(如权利质押关系的客体是权利)或者民事义务(如债务移转合同的客体即使被移转的债务)。

  四、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事实是根据民法的规定,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

  民事法律关系是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其产生、变更或消灭,首先必须符合民法的规定。但是,民法的规定本身,并不能直接引起民事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只有当出现某种可以导致民事后果的客观情况时,民事法律关系才能产生、变更或消灭。这些能够依法引起民事后果的客观情况,被称为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主体

  民法,是指一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中,商品经济关系是其主要的调整对象。

  (一)民法调整平等主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平等”的基本含义,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民事主体在民法上地位平等。

  (二)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1. 民法上的“财产”,通常指的是金钱、财物以及当事人享有的财产权利。

  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具有平等性质,其一般特点是:(1)当事人在法律上地位平等。(2)当事人支配财产的意志独立、意志自由。

  2.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具体范围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主要包括:财产支配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财产所有关系)、财产流转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品交换关系)、智力成果支配和利用的关系以及遗产继承关系。财产支配关系是人们就对于财产的占有和利用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三)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是与特定人自身密切相联系且无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由人格和身份所产生。人身关系中的人格关系,是主体基于姓名、名称、生命、健康、肖像、名誉、荣誉等而发生的社会关系。身份关系是基于家庭、血缘、婚姻、亲属等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如父母子女关系、配偶关系等。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非财产性质。2.与特定人自身不可分离。3.平等性质。

  1.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 )

  a.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b.占有、利用、收益、处分权

  c.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权

  d.控制、使用、收益、处分权

  【答案】a。

  解析: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b、c、d选项都不完全。

  2.下列事实中,哪一种事实能发生不当得利之债( )

  a.债务人清偿未到期的债务

  b.接受赠与的财产

  c.养子女给其生父母的赡养费

  d.顾客多付售货员货款

  【答案】d。

  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法律规定,取得不当得利的一方当事人应将其所取得的利益返还受损失一方,受损失一方要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称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选项a债务人的债务使得债权人产生要求履行债务的债权。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基于合同产生,是合同之债。排除选项a。接受遗赠行为是有合法根据而表示接受利益的行为,并不因获得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选项b不符合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养子女对其生父母依然具有赡养义务,其给予赡养费用的行为是出于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生父母取得赡养费具有合法根据,因此选项c可以排除。选项d符合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是正确的。

  3.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可撤销的婚姻是( )

  a.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b.未到法定婚龄的

  c.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d.因胁迫而结婚的

  【答案】d。

  解析:选项a、b、c是无效婚姻的三种情形。无效婚姻至始无效。选项d是可撤消的婚姻,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受胁迫一方可向人民法院或婚姻登记机关提出撤消婚姻的请求。

  4.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 )

  a.不能作为继承人,除非被继承人没有其他任何继承人

  b.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c.可以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d.不能作为继承人,但可分得适量财产

  【答案】c。

  解析:《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选项c正确。

  5.在我国,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民事代理人

  【答案】b。

  解析: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b选项正确。

公务员考试常识题

第一部分 宪法

1.下列关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不正确的是( )
a.性质不同
b.内容不同
c.法律效力不同
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
2.下列关于宪法修改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提议修改宪法
b.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议修改宪法
c.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可以提议修改宪法
d.宪法修改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3.下列有关宪法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既确认国家权力的归属,又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b.宪法既确立了国家尊重与保障**的原则,又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c.宪法为国家法制的统一提供了标准
d.宪法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4.新中国共制订过( )部宪法
a.2 b.3 c.4 d.5
5.下列不属于1993年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是( )
a.确立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
b.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
c.确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法律地位
d.将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
6.下列不属于1999年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是( )
a.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
b.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
c.确认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d.将“反革命的活动”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7.下列不属于20xx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是( )
a.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b.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确认和强化了我国的**保障制度
d.增加对国歌的规定,赋予国歌宪法地位
8.下列有关我国国体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国体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b.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人民**专政的基础
c.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人民**专政的一个重要特点
d.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体现
9.下列不属于我国**制度构成内容的是( )
a.人民**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爱国统一战线
10.下列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b.各**党派是参政党
c.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1.下列选项不属于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的是( )
a.政治协商
b.**监督
c.参政议政
d.社会管理
12.我国的政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专政
d.**集中制
1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于( )
a.1949年
b.1954年
c.1982年
d.1993年
14.关于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在性质上属于国家权力机关
b.设置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构,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权力运行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c.其他国家机关都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d.我国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主要表现为,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立法权、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15.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a.单一制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6.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
a.自治区
b.自治
c.自治县
d.自治乡
17.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a.是该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b.是该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c.是该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依该自治地方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而定
1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人员不具有选举权的是( )
a.王××,18周岁,在校学生
b.李××,30周岁,精神病患者
c.张××,45周岁,因判无期徒刑在监狱服役
d.赵××,72周岁,旅美华侨
19.在下列选项:(1)浙江省人大代表(2)浙江省宁波市人大代表(3)浙江省温市鹿城区人大代表(4)浙江省杭市西湖区转塘镇人大代表中,实行间接选举的是( )
a.(1)
b.(1)(2)
c.(1)(2)(3)
d.(1)2)(3)(4)
20.下列有关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社会主义**实现的重要组织形式
b.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具有自治性质的社会组织
c.社区是新兴的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基层政权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领导关系
21.我国宪法规定,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律委员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2.我国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 )
a.首长负责制
b.**集中制
c.少数服从多数
d.集体负责制
23.全国人大代表按照什么原则组成代表团( )
a.职业 b.地域 c.选举单位 d.民族
24.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是( )
a.检察机关 b.法律监督机关
c.法律检察机关 d.纪律检察机关
2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54年宪法 b.1978年宪法
c.1982年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6.有权在我国境内设立特别行政区及其制度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d.国家主席
27.我国选举法规定,选民代表多少人以上可以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 )
a.5人 b.10人 c.2人 d.30人
28.多党合作的最高原则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长期共存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实行组织独立
29.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是( )
a.自治区、自治、民族乡 b.自治、自治县、民族乡
c.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 d.自治区、自治、自治县
30.选举权的广泛性是指( )
a.一切公民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选举
b.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
c.所有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d.全体人民都有选举权
31.我国确定国籍的原则是( )
a.出生地主义
b.血统主义
c.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
d.出生地主义与本人自愿申请相结合
32.对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须经过( )
a.人民法院的批准
b.公安机关决定
c.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d.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
3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中制
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人民**专政
3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
a.国家机关 b.统一战线组织
c.社会团体 d.政权组织形式
3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展工作的基本形式是( )
a.组成代表团视察工作
b.召开全国人大会议
c.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
d.制定和通过法律
36.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要报哪个国家机关备案(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律委员会 d.当地的人大常委会
37.下列条件中,不是当选国家主席必须具备条件的是( )
a.年满45周岁
b.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c.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可以担任( )
a.行政机关的职务 b.审判机关的职务
c.检察机关的职务 d.军队的领导职务
39.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 )
a.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b.可以行使选举权
c.没有选举权
d.停止行使选举权
40.我国宪法记载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
a.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如果觉得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考试频道 - 公务员考试 - 公共基础,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评论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

联系本站 - 教案中心 - 试题下载 - 教学反思 - 句子大全 - 收藏本站 - 文章阅读 - 全站地图 -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