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9b8-最好的免费学习资料站!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b9b8.com
您当前位置: b9b8学习网文章资讯免费教案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初二信息技术教案 认识程序的基本要素

粤教版初二信息技术教案 认识程序的基本要素

日期:04-10 12:03:29|b9b8学习网| http://www.b9b8.com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人气:388

粤教版初二信息技术教案 认识程序的基本要素,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相关的资料。www.b9b8.com

粤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教案

第3节《认识程序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初步了解程序的作用、对VB程序设计有了简单的认识;但对VB程序设计语言语法规则了解甚少,对程序代码中出现的各种要素比较陌生,因此对程序代码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还不太清楚,对程序要完成的功能也不太明白。但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也很愿意动手尝试。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是《VB程序设计初步》中的第三节,主要介绍了VB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常量与变量、表达式等程序设计基本要素、常用的数据类型以及赋值语句、输出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常量、变量的概念和作用,变量的命名规则; (2)运算符的识别和书写;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 (3)赋值语句、输出语句的格式及功能。 难点: (1)赋值号的理解; (2)变量的命名规则; (3)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   3.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量、变量、表达式的含义和作用,了解赋值语句、输出语句的功能; (2)熟悉变量的命名规则; (3)学会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 (4)熟悉赋值语句、输出语句的格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简单问题出发,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观察、分析和实践等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由于本节课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都是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的知识较多,因此结合程序实例来介绍,通过讲解、观察、比较、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常量、变量和表达式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形成性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通过对程序中的语句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赋值语句、输出语句的格式和功能。通过上机实践让学生尝试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程序,从中体会程序的作用和编写的一些要求。 课堂上采用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演、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本节课从简单的计算“圆的面积”的程序作为引入,通过分析程序中语句的组成,讲解常量、变量及表达式,通过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体会各个组成要素在程序中的作用,并从中慢慢理解并掌握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2.教学过程   课时1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同学们经过上两周的学习,已初步接触过了VB程序,编写程序就好像我们写作文一样,每篇作文的组成都会有不同的词语、句子、段落,这是构成一篇作文的基本要素,而我们编写程序也一样,程序也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所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程序的基本要素》 听讲解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网络广播展示程序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r = 1000   s = 3.14* r * r  Print "圆的面积是:"; s; "平方厘米 " End Sub 同学们试一试,看这段程序到底有什么作用? 观看程序,并思考 通过简单的程序引入,使学生更易接受并理解 老师把程序发送到学生机,让学生上机体验程序的执行 老师巡堂指导,并解决个别学生的操作问题 上机运行程序,并总结程序的作用   学生自行体验程序的作用,增加感性认识 解释程序的组成 总结程序的作用:计算圆的面积 问:程序的组成?(有三行) 在程序里面每一行我们称它为一个“语句”,也就是说这个程序共有三行语句。我们首先要知道:每个程序都是由若干行语句所组成的。 听老师讲解,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划书) 明确相关概念 引出:语句的作用 但是大家看到,每一个语句的结构都不相同,意义也应该不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r = 1000”是什么意思?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新课学习:赋值语句 解释: “r = 1000”这个语句,在程序里我们称为“赋值语句”。中间的“=”不是数学上的等号,是赋值号。 问:在这里把什么赋给什么? 作用:把赋值号右边的数值赋给左边的r(有方向性,从右往左) 思考,并回答老师 通过设问,让学生认真思考,调动积极性 通过网络广播展示刚才的程序 问:在这个程序中还有哪个语句也是赋值语句呢?(s = 3.14 * r * r) 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启发学生的思维 新课学习:“常量”的概念 在这两个语句里,除了“=”外,还有什么组成?(r、1000、s、3.14 * r * r) “1000”是什么?(圆的半径) 在计算的过程中,这个值会变化吗? 我们把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固定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思考,并回答问题   新课学习:“表达式”的概念 看第2个语句,右边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式子。这个式子在程序中有什么用?与数学上的一样吗?(意思一样,写法不同)有什么不同?(*号)。 数学上我们称它为公式或式子,在VB里面称为“表达式”,又因为它和我们数学上的式子很接近,所以我们给它一个更贴切的名字“算术表达式”。 “3.14 * r * r”就是一个算术表达式,“*”是它的算术运算符,在VB里面还有其它的运算符号与我们数学上面所学的不一样,这个内容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对各种不同组成要素的理解 任务:计算半径为2000的圆,如何修改程序?计算半径是3000、4000、5000的圆呢? 问:放在r里的值是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赋给它不同的值呢? 上机试验,并进行总结,回答老师的提问 (若条件不允许,改为学生示范操作)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加深理解 新课学习:变量的概念 变量:是一个存储单元,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取不同的值。(相当于一个碗,可盛放不同的东西) 问:程序中还有哪个是变量?(s)   通过比喻,方便学生理解 任务:计算圆的周长,如何修改程序? 老师巡堂指导,并解答学生上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上机试验,并可让个别学生演示他们修改的程序     新课学习:变量名 看下面这段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r = 1000  s = 2*3.14 * r  Print "圆的周长是:"; s End Sub 问:程序有没有错?有什么不够好的地方?(周长一般用C表示) 问:变量是否可以换不同的名字? 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与数学上的使用习惯,过渡到变量名,帮助学生理解 任务:尝试使用不同的变量名去试验程序 老师巡堂指导,并解答学生上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指引学生分组去试验:用不同的变量名A、3A、面积、Sub等) 上机操作试验 (也可改为个别学生示范操作,或学生命名,老师示范) 帮助学生从错误中总结规律 新课学习:变量名的命名规则 问:变量是否可以任意定? 变量名命名规则:(课本 P33)     形成性练习:变量名的判断 老师讲解为什么有些不能用作变量名使用。 做练习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变量名的命名要求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包括:赋值语句、常量、变量和算术表达式。 在书本上整理出所学的内容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以“圆的面积”程序为例,简单介绍程序设计的思路 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思考 对所学知识进行提升 拓展练习:1、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2、超市购物结账 老师巡堂指导,并启发学生思路,解决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上机操作练习 对知识的扩充和迁移

          课时2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通过画圆程序引出:常量、变量、变量名、赋值语句的概念、意义等 思考、回答问题 温故而知新 新课学习:“运算符和表达式” 上节课我们曾经接触过这行赋值语句: S=3.14*r*r 问:这行语句有什么作用?赋值的过程是怎样的?右边的式子在VB里有个什么名字?(先计算右边算术表达式的值,然后把结果赋给左边的变量) 思考,并在老师的指引下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老师讲解表达式的概念、分类等: 表达式——是由常量、变量、运算符、括号等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有意义的式子。 VB的表达式有: 算术表达式、字符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几种。 算术表达式: 算术表达式是由+、-、*、/、^、MOD等算术运算符和数值型常量、变量、小括号等组成。算术表达式中参与运算的量是数值型的,其运算结果也是数值型的。 听讲并划书 明确相关的概念 观察下面的算术表达式,请大家说说与我们平常在数学上使用的表达式有些什么不同?(例:课本 P34 例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对比,引起学生的注意 算术运算符 含义 例子 运算结果 运算级别 + 加 1+2 3 1 - 减、取负值 -1-2 -3 1 Mod 求余 9 mod 2 1 2 \ 整除 9\2 4 3 * 乘 2*4 8 4 / 除 9/2 4.5 4 ^ 乘方 2^3 8 5 比较算术运算符: 注: 1、 运算级别与数学上的一样,从高到低,同一级从左到右的顺序执行 2、 VB中所有括号都用小括号来表示 观察、思考,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填充完成表格 通过完成表格,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各种算术运算符的含义及使用 形成性练习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 P37的练习3、4 思考并动笔完成相应的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提问学生并点评课堂练习 请个别学生写出他们的答案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 新课学习:“输出语句” 观察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r = 1000  s = 3.14* r * r  Print "圆的面积是:"; s; "平方厘米 " End Sub   问:第四行语句有什么作用?(输出计算的结果)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设问,引起学生注意 老师讲解:输出语句 (1)格式:print <表达式列表> (2)作用:将<表达式列表>中的各项按指定的格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3) <表达式列表>中可以是多个表达式,各表达式之间可用逗号(分区格式,每区14个字符位)“,”或分号(紧凑格式)“;”分隔。 (通过程序试验逗号和分号在程序中的不同的作用) 听课,并划书 明确相关概念 新课学习:“字符串常量” 从输出结果我们看到有些内容是原样输出的,而有些是输出对应的值。为什么? (字符串常量:指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找出异同,帮助理解 新课学习:“数据的类型” 经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能读懂一个简单的程序,其实在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程序设计中,主要是通过程序来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在VB里也会分成不同的类型。 VB 提供了数值型、字符型、布尔型等基本的数据类型 表:课本 P33 表2-1 听课,并划书 明确相关概念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的书写,以及输出语句和VB中的数据类型,这些内容在程序设计里都相当重要,请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 整理书本的相应内容 知识梳理

    3.教学评价 A.完成相应的上机操作练习 B.形成性练习 (1) 区分以下哪些是正确的变量名: A3、半径、 SUB、 S_name、6F、P-A、圆2、*T  (2)课本P37的练习2、3、4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知识点多,概念性强,而且比较零散,所讲的内容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未曾接触过,因此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在教学中尝试结合了具体的程序例子,尽可能深入浅出地讲授程序的基本要素,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当然,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只是一个入门,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强化、巩固和提高,才能真正达到程序设计的要求。   如果觉得粤教版初二信息技术教案 认识程序的基本要素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免费教案 - 信息技术教案 -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评论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

联系本站 - 教案中心 - 试题下载 - 教学反思 - 句子大全 - 收藏本站 - 文章阅读 - 全站地图 -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