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9b8-最好的免费学习资料站!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b9b8.com
您当前位置: b9b8学习网文章资讯公文写作报告总结自查报告民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六)

民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六)

日期:04-15 20:40:21|b9b8学习网| http://www.b9b8.com |自查报告|人气:277

民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六),本站还有更多关于自查报告,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幼儿园自查报告,党员自查报告,创先争优自查报告,自查自纠报告相关的资料。www.b9b8.com

分析检查阶段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我局在加强学习、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建设、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认真回顾十六大以来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层次查找影响和制约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探索我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推动了我局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大胆改革创新,十六大以来我市民政工作成效显著

十六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政工作,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核心理念,在社区建设、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慈善事业等方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我市的民政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各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

(一)完善社区功能,打造城市社区服务平台。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市近10万置换身份的企业职工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也将并入社区,社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20xx年以前,我市城市四区141个社区中,社区办公无用房、社区服务无平台、居民娱乐无场所、党员活动无阵地的"四无"状况还比较严重,社区组织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社区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20xx年,我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市委常委会议详细汇报了全市社区建设的情况,分析了**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大胆提出把全市基层党建帮扶工作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社区的建议,引起了市委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20xx、20xx年确定为"社区建设年",把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列入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向社会公开承诺。在建房资金筹措上一律采取"八个一"的办法解决,即市财政负担8万,区财政配套不少于5万,党建帮扶单位资助不少于5万,辖区单位赞助一部分,辖区企业支持一部分,社区自筹一部分,政策减免一部分,开发商捐助一部分。20xx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社会捐资8000多万元,新建社区服务用房120栋,全市社区服务用房总面积由20xx年的0.68万平方米突增到7万多平方米,每个社区平均用房面积由不足50平方米猛增到600多平方米,是原来的12倍。同时,社区服务用房严格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颜色、统一徽标、统一施工;都有"五室一校一中心",即办公室、警务室、资料室、图书室、党团活动室、市民文明学校和社区服务中心。现在,宽敞明亮、标识统一、布置规范、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通过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社区服务功能得到强化。近年来,全市共创建了42个最充分就业社区、750个社区就业实体,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5万人,8万余名企业退休人员移交到社区管理。他们对社区服务感到满意,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明显增强。

(二)创新救助模式,实施"三个一"温暖工程。为了深化救灾救济工作,突破一般性救助的层面,帮助灾民和贫困户从根本上解决住房、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20xx年8月市民政部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对农户贫困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到全市农村年人均收入低于627元的贫困户有52214户,农村每年倒塌的1500栋住房中有80%是生活本来就困难的贫困户赖以栖身的土砖房或年久失修的危房。这些贫困户遭遇灾害之前,生活确实存在困难,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还是能够正常维持。但房屋倒塌后,导致他们迅速陷入极度贫困,往往就此成为需要政府年年救济的特困户,小孩难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即使考起大学也无法入学深造。调查发现,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改善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居住条件改善了,就可以大幅度增强贫困户的抗灾能力。基于此,近几年来,我市民政部门从维护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打破传统模式,创新救灾救济工作的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三个一"温暖工程,即市县乡三级联动,多方筹措资金,每年重点扶助兴建1000栋安居房,救济1000户特困户,资助1000名特困学生。到目前为止,"三个一"温暖工程已扶助兴建6000余栋安居房,救济8000户特困户,资助11000名特困学生。

(三)调整工作思路,深化"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20xx年**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之后,为了进一步深化双拥创建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财政每年增加100多万元专项资金,在继续给驻株部队战士每人每天送1个鸡蛋的同时再送1杯鲜牛奶,进一步融洽了军政军民关系。面对企业改制、困难倒闭企业增多、退伍士兵难安置的新课题,我局跳出政策框架,向市政府提出退伍安置改革的方案,在全省率先推行计划安置与货币安置相结合的安置办法,有效化解了退伍安置难的问题,成为各市州争相学习的榜样。几年来,我市退役士兵安置率达到90%以上,其中自谋职业率达86%。20xx年,我局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四)整合社会资源,做大做强慈善事业。我市各级慈善组织立足实际,坚持募救并举,多渠道、多形式募集慈善款物,围绕扶贫、救灾、助老、助残、助孤、助学、助医等领域,组织实施了"希望工程"、"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医疗卡"、"金秋助学"、"迎新春送温暖爱心大行动"等一系列活动,与境外慈善组织联合开展了"微笑列车"、"格列卫资助项目"、"体伤残·关怀行动"等,惠及群众达10万余人,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特别是市委常委、副书记夏文星同志担任第二届慈善总会会长以来,加大慈善宣传力度,弘扬慈善文化,强化慈善意识,拓宽募集渠道,整合慈善资源,使我市慈善事业得到历史性的突破。近两年来,我市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超过1.2亿元。其中20xx年以市委、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慈善大会,现场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物2319.3

万元,20xx年抗冰救灾接受社会捐赠3040万元,抗震救灾接受我市各界捐赠款物7058万元,为我市和**地震受灾群众的灾后恢复重建和生活救助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使我市慈善救助真正成为了政府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

(五)健全投入机制,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保障能力。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并得到不断完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城市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保障线标准由20xx年的120元提高到220元,人均补差水平由34元提高到134元;农村低保覆盖面由1%增加到3%,补差标准由最初10元提高到45元;五保对象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连续5年投入近1个亿的资金,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06所,实现了乡乡拥有一所敬老院的目标,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由9%提高到23%,供养标准达到2270元/年/人,超过全省平均供养水平。

(六)灵活资本运作,优化殡仪服务环境。殡葬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实现我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让我市居民享

www.b9b8.com 受高质量的殡葬服务,改变我市殡葬设备陈旧、管理落后、环境较差的现状,我局大胆采用招商引资的办法推进殡葬改革。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一所位于石峰区铜塘湾街道办事处长石村,占地260余亩,集殡仪服务、火化、墓地于一体,气势宏伟、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国家二级殡仪馆终于竣工落成并投入使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我局扎实开展了学习调研阶段各个环节的活动,并通过座谈会、建言献策汇报会、专题调研活动、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基层民政工作者、民政服务对象以及关心民政工作的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查找了制约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六个突出问题。

突出问题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中存在的救助水平偏低,保障范围较窄,救助效果不佳,救助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近年来,我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系统规范的审批程序和工作制度,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救助水平不断提高,保持了与长沙同步的水平,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但与发达城市相比,我市的救助体系仍存在救助观念陈旧、救助方式滞后、救助范围较窄、救助标准偏低、救助对象难以甄别、全方位救助机制没有真正形成等问题。一是救助主体过于分散,形不成项目优势。当前实施的社会救助制度包括了基本社会救助(含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五保供养、灾民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教育救助、司法救助、廉租房、就业援助、水、电、气救助等制度,这些制度分别由民政、教育、司法、房管、劳动等部门分别按照各自的职责实施。由于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出多门,标准不一,导致各个救助主体之间衔接不紧,形不成合力,使政府在救助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综合救助能力薄弱。二是民间救助过于行业化,形不成力量优势。职工帮困基金、扶贫解困基金、青少年发展基金以及希望工程、光彩事业促进会、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社会工作协会等,都隶属不同部门,相互交叉,自成体系的开展社会救助,没有哪一家把这项工作统起来,把救助资金捆绑起来使用。三是规划安排过于散乱,形不成资金"拳头"。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并没有把民政及其社会救助作为独立的社会事业部门整体纳入规划或计划,有些虽然纳入了,却是分布式、附着式纳入,造成对社会救助事业的低水平投入和滞后于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四是运行机制头绪过多,形不成救助网络。各救助主体分别向各自的对象施救,救助方式各异、标准不一,容易出现应救未救或救非所求的现象,影响着救助的实效性。五是法规政策过于零散,形不成保障力度。现有的救助政策颁布在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群众难以掌握,政府难以统管,容易使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偏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必须消除体制性障碍。

突出问题二:农村弱势群体中存在的抗灾能力弱,自救能力低、居住条件差的问题。由于我市属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每到雨季,都要发生灾情,农户倒塌房屋每年都在1500栋左右。每次灾情发生后,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都积极组织开展救灾救济工作,把因灾损失降到了最低点,保证了灾民的基本生活,确保了灾区的社会稳定,应该说救灾救济工作是富有成效的。但由于在倒塌的住房中有80%是生活本来就困难的贫困户,他们居住的土房、危房禁不住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冲击,有限的救灾款物只能帮助灾民暂时度过难关,难以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从而形成越是贫困,房屋质量越差,越容易受到灾害侵袭,陷入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这部分特困群众抗灾能力差,自救能力弱,居住条件低,成为制约民政救灾工作的突出问题。

突出问题三: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思路不清晰,资金投入不足,效果不明显,农村社区服务功能亟待增强的问题。在农村社区建设上,尽管全国还处在试点阶段,但我市行动还不够快,投入还不够多,步子还不够大,思路还不够清晰,农村社区服务居民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还没有形成**特色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够"上:一是重视不够。在一些地方党政领导重视不够,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高,甚至单纯认为这是民政部门的事情,导致发展不平衡。二是宣传不够。在一些地方对农村社区建设活动的宣传还不够,只局限在民政系统宣传,还没有纳入党委宣传部门工作内容,没有形成宣传声势与规模,导致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作用效果了解不全面,主动参与的氛围不浓。三是保障不够。农村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开展文体活动、扶贫济困、兴办公益事业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办理架桥修路、文化场所建设、"三清五改"等公益事业,投入较大,目前主要以党建帮扶工作队支持和村民自愿捐助、自愿投劳、外出募捐为主,大多数地方缺乏政府财政支持,资金缺口较大。

突出问题四:五保供养工作中存在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保障水平不高,集中供养率偏低,敬老院工作人员待遇缺乏保障,五保供养条例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来源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国务院令第456号《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日常管理经费和工作人员经费,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而我市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中都没有安排。二是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偏低。尽管五保供养的标准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按照物价上涨指数和基本生活所需,供养标准仍然偏低,达不到当地农民平均生活水准。我市五保供养经费是由城镇低保金和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组成。城镇低保金标准为人均每月150-170元,全市全年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共712万元,而我市五保对象为17615人,人均每月34元。我市五保对象的月供养标准仅为180-200元左右。三是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工资保障没有来源。全市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为每月600元左右,炎陵县敬老院工作人员为每月400-500元,经济条件较好的攸县也只有700元左右。除茶陵外,其它各县只有敬老院长的工资由乡镇拨付,其它工作人员的工资没有固定来源,有的是靠本身院办经济收入拨付,有的是靠挤占生活费来支付。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造成敬老院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服务质量下降。四是工作人员的配备比例严重失调。按照《**省农村敬老院建设和服务管理规范》的要求,敬老院工作人员与供养对象的比例原则上为1:10。而我市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对象4115人,工作人员318人,配备比例平均达到1:13,有的达到1:16。如炎陵县水口镇敬老院供养32人,工作人员仅2人,攸县皇图岭敬老院供养82人,工作人员仅5人。致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时间长。五是五保对象医疗问题较为突出。五保对象大部分年龄偏大,身体较差,残疾人较多。据统计,在敬老院的残疾人对象有400多人,占入院人数的10%。虽然我市将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是必须到县级指定医院治疗才能报销70%的费用,即使这样,余下的30%费用敬老院也无法承担。加上省级财政拨

www.b9b8.com 付的每人每月10元的医疗补助费,也只是杯水车薪。六是敬老院没有享受到减免水电费用优惠政策。敬老院供养的五保对象是较低保对象更加困难的群体,在我市的五保对象也纳入了享受低保待遇范围,完全有理由享受到政府给予低保对象等同的水电优惠政策。而我市敬老院(除茶陵外)都没有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七是五保对象的殡葬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目前,我市敬老院的五保对象过世之后,一般都是由村组负责安葬,敬老院给予一定的补助,一般为500-1000元。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村组没有承担保葬的义务,而敬老院也没有这方面的经费来源。

突出问题五:基层民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民政服务平台简陋,基层民政力量较弱,社会福利基础设施落后,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新形势下,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的不断完善,民政部门承担的业务工作越来越多,服务面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市在提高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生活水平,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落实国家各项亲民爱民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市基层民政工作条件较差,服务设施落后,民政职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民政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难以提高,有些政策落实不是特别到位。具体体现在:一是人员编制不能满足民政职能的需要。民政工作有25大项108小项,这些大项小项的工作都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基层民政干部认真贯彻落实。目前我市各乡镇民政办只配备了一名民政干部,少数乡镇配备了2名民政干部,而其承担的民政工作却点多面广,任务繁重。乡镇每万人配备民政干部最高只有0.6人,最少仅0.3人,平均一个工作人员要为1800-3000名重点民政对象提供服务,且部分民政干部年龄偏大,一人多岗现象普遍,除负责民政工作外,还要参与计生、财税、国土、综治等中心工作,人手严重不足。其次是基层民政干部待遇低,乡镇、街道民政干部工作任务重、人员少,一年到头来没有其它补贴,工作量远远大于公安、国土、计生、财务、纪检等部门,相比,如计生干部享受着特殊岗位津贴,有的三年还可以提拔为副科级干部,这些基层民政干部都无法享受到,仅有炎陵县15个民政干部每月补助25元。造成了部分基层民政干部不安心民政工作。二是工作条件不能满足民政工作的需要。全市106个乡镇全部设立了民政办,但单独设立的只有62个,其余的都与其它部门合署办公,绝大部分乡镇民政办设备非常简陋,只有一间办公室,部分还是住房兼办公室,房屋破旧,办公室座、椅、档案柜十分陈旧。全市106个乡镇民政办,只有31个民政办配备了电脑,11个民政办实现了联网。对于救济、低保、优抚等方面的信息、资料的上传,只能采取专人报送,由此造成了时间上的迟缓和工作上的拖沓。其次,交通方面也存在困难,调研组所到的乡镇民政办均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民政干部下村调查摸底、查看灾情只能骑自行车、租车或徒步,有些民政办一年租车费用就高达6000元,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办公经费的开支,影响了民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严重制约了高效快捷地履行民政工作职能。三是办公经费不能满足实际开支的需要。工作经费不足是乡镇民政部门反映最普遍、最头疼的事,民政各项工作都不能缺少工作经费,如城乡低保、农村特困救助,灾害救助、民房恢复重建、拥军优属等工作的摸底调查、核实上报、建卡建档以及各类报表等都离不开人、财、物力的保障,但很多乡镇财力十分有限,解决基层民政工作经费就更无能为力,甚至是基本的下乡下村的交通费用都得不到保障。据我们调查,有的乡镇民政办每年只有20xx元的办公经费,而全市乡镇民政办每年平均办公经费达1.2万元,有的甚至高达5万元,而且有的乡镇民政办对上级下拨的办公经费标准和数量不知情,没有经费的使用权,办公经费常被挪作他用。由此严重制约了民政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影响了基层民政机构的工作质量。

突出问题六: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少数民政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水平不高,对群众感情不深的问题。民政部门是为农村百姓和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最直接的部门,民政许多业务工作,都是围绕"为民"展开的,特别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五保供养、老龄工作、优抚安置等工作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紧密相连。可以说,对群众百姓是否具有深厚感情是衡量民政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当前,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受西方利己主义的冲击,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市民政系统极少数党员干部共产主义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特别是由于长时间从事民政工作,对弱势群体和求助百姓"司空见惯"心态的出现,在思想上逐渐对经常来局要求解决问题的对象产生了不耐烦的心理和恐惧感,怕找麻烦,怕无理要求,怕揽得太多太宽,怕缠着影响工作,有时接待存在应付搪塞,有时还故意回避,有时甚至对那些要求过分的对象还批评指责,而不是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工作心浮气躁,为民情感不浓,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对群众的诉求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在个别单位的极少数人身上依然存在。这已逐步成为影响民政职能发挥、惠民政策落实、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深刻剖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逐步破解影响和制约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

纵观民政事业发展历程,影响制约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来看,主要体现在四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政策因素的制约。如退伍安置政策与劳动政策之间的矛盾,城乡社区建设制度不完善等;二是人力资源因素的制约。如民政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综合素质偏低,创新意识不强;三是资金投入因素的制约。如民政事务繁多而工作经费少,政府配套资金少;四是社会参与因素的制约。如民政工作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社会影响不大,由于群众对有关政策不了解或期望值过高等原因导致上访对象增多。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我局将着力在破解制约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民政为民服务的水平。

针对城乡低保救助水平偏低,保障范围较窄,救助效果不佳的薄弱环节,着力在解决救助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上下功夫,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保障水平。我局将着力从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完善机制上下功夫:一是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从20xx年1月起,城市四区最低生活保障从每月220元的保障标准提高到270元,月补差从128元提高到170元;农村低保月补差从35元提高到45元。二是扩大保障范围。城市低保对象从目前8.83万人增加到9.5万人;农村低保从4.32万人增加到9.4万人。三是推广实行社会救助"评审团"制度。即由居委会代表、居民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评审团,对申请救助的低保对象、安居房对象、临时救助对象进行公开评审,确定享受社会救助的资格,避免人情保、暗箱操作等徇私行为,确保公平公正。

针对农村弱势群体抗灾能力弱,自救能力低、居住条件差的薄弱环节,着力在改善民生民利的问题上下功夫,继续开展减灾安居工程建设。我市属于灾害频发地区,平均每年遭受各种自然灾害5次以上,造成农村百姓房屋倒损严重。经调查摸底,需民政部门扶助新建的无房或住严重危房的农村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有16000余户。近几年通过"三个一"温暖工程兴建的6000余栋安居房,加上今年新建

www.b9b8.com 的2300栋安居房,我市实际还需新建7700栋。为从根本上解决了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我市计划从20xx年开始,继续开展减灾安居工程建设,利用3年时间,完成7000余栋安居房的建设任务,彻底解决我市无房或住严重危房的农村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的住房问题。

针对农村社区建设思路不清晰,资金投入不足,效果不明显的薄弱环节,着力在强化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的问题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以宣传开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目的和作用,使农村社区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建议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区芦淞区坚固村办一期农村社区建设培训班,对全市16个试点村的村支书、村主任,市党建帮扶工作队长、各县市区民政局分管局长、基政股长等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培训,并组织到常德临澧县、江西萍乡市等地参观学习。二是进一步加大共建力度。建议组织部、农办等部门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作为村级党建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市体育局给16个试点村每村援助一套室外体育健身器材;市卫生局在16个试点村每村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商业部门在16个试点村每村建1个社区超市;文化、宣传部门在16个试点村每村建1个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同时,按照《**市20xx年度基层民主建设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年底就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对各县市区进行严格考核,以引起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议市财政象支持城市社区建设一样,将农村社区建设列入财政预算,下拨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开展"两型社区"创建活动。建议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两型社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制定《**市"两型社区"考核评估标准》,从20xx年10月起,用五年时间,在全市287个城市社区和16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开展"两型社区"创建活动,市委、市政府每年评选表彰12个"两型社区"

(城市社区10个和农村社区2个),逐步将全市城乡社区打造成为组织健全、居民自治、服务完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两型社区"。以"两型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和深化城乡社区建设。

针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保障水平不高,集中供养率偏低,敬老院工作人员待遇缺乏保障的薄弱环节,着力在解决五保供养条例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改善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大农村敬老院建设投入力度,扩大办院规模,提升敬老院档次,拓宽集中供养面,提高集中供养比例,2年内再改扩建敬老院30所,集中供养率争取达到35%以上。加大《五保供养条例》的宣传力度,会同市政协对全市五保供养条例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调研,督促各级政府履行法定责任,解决敬老院工作人员后顾之忧,稳定敬老院管理人员队伍,支持帮助发展院办经济,走"以院养院、以副补院、以商强院"的发展路子,确保我市敬老院健康有序运转。

针对民政服务平台简陋,基层民政力量较弱,社会福利基础设施落后的薄弱环节,着力在争取政府重视和加大投入的问题上下功夫,提高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我市将抓紧新建市儿童福利院、少儿保护中心(救助站)、慈善大楼和民政服务公益项目建设工作,为孤残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弱势群体和民政服务对象打造一流的服务平台,提供优质人性的服务。着力在解决基层民政部门特别是乡镇民政所办公设备落后、工作人员偏少和专项工作经费紧缺的问题上下功夫,争取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基层民政工作经费投入,改善办公硬件设施,增加人员编制,以提高基层民政工作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

针对少数民政干部群众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不高的薄弱环节,着力在解决为民服务的感情问题上下功夫,提高民政系统党员干部职业道德素养。一是在职业情感上,要身怀爱民之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亲近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二是在职业责任上,要恪守为民之责,强化为民宗旨,突出解困、服务、维权职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为群众谋福利。三是在职业操守上,要善谋为民之利,秉持公道、公正、公平、公开,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改善民生,忠于职守,勤勉尽责,诚心诚意帮助群众处理问题、解决困难。四是在职业精神上,要甘做"孺子牛",崇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崇尚知难而进、一往无前,崇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崇尚艰苦奋斗、勤俭兴业。只有解决了为民服务的感情问题,民政工作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更加密切,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牢固。

四、创新"四个机制",完善"五大体系",实现"五个转变"确保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赋予了民政工作新的地位、新的作用和新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政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在民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民政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主动顺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力履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民政工作机制和体制,不断取得民政工作上的重大突破。为此,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创新"四个机制",完善"五大体系",实现"五个转变"。

(一)着眼民政事业协调发展,必须创新为民服务的四个机制。民政工作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一项基础性和综合性工作,涉及许多部门、多个领域和社会各个方面。民政事业要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为民政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要创新领导机制。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主动争取各级领导对民政工作的重视,加大民政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投入力度,增强基层民政机构力量,为民政对象创造更加优质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二要创新部门协调机制。争取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分工合作、上下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把我市城乡社区建设、农村安居房建设及福利设施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三要创新社会参与机制。要逐步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员机制和参与机制,让社会公众了解民政,支持民政,参与民政,发展民政。通过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做大做强慈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社区服务事业,努力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四要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民政事业投入与财政收入自然增长的机制,加大民政事业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要健全各级财政足额列支和按时拨付的机制;要采用市场化手段提高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化水平;要制定鼓励民间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政策法规和优惠措施,把社会福利机构更多地交给社会力量经营,试行政府向社会经济实体购买服务,尝试社会福利市场化。

(二)着眼民政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健全六大格局,完善五大体系。健全"六大格局",即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格局;健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健全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双拥共建为纽带、深化安置改革为动力、国家抚恤与社会优待相结合的优抚安置工作格

www.b9b8.com 局;健全面向公众、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健全以培育发展为基础、提升能力为核心、管理监督为手段、作用有效发挥的社会组织建设格局;健全以慈善文化、慈善组织、慈善政策、慈善募捐为基本架构,政府支持、社会举办、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完善"五大体系",即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承担制度为基础,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措施相配套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完善以居家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完善以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临时帮困送温暖活动为补充,社区服务相配套的社会扶助体系;完善以地名标准化为基础,地名信息化为载体,地名文化为支撑,城乡系列地名标志为抓手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三)着眼民政事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传统保守民政向现代创新民政转变。救助方式由分散救助为主向重点救助转移,集中资金兴建农村安居房、敬老院,解决农村无房户、倒房户和五保户的最基本生活权益;救助渠道由政府投入为主向社会参与救助转移,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新机制,做大做强慈善事业;救助办法由救助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变"供血"为"造血",开展发展式的帮扶工作。二是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改变少数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瞻前顾后,不敢想、不敢闯、不敢干、不敢负责任的保守思想。大力倡导只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群众权益,就要主动去做,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地闯的创新精神。三是由一般服务性向优质服务转变。要逐步改变少数同志对工作存在应付思想、懒惰情绪,工作质量满足于一般性的要求,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现状。树立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强化一流服务,精品服务,优质服务的意识。四是由安于现状的精神状态向勇创一流的精神状态转变。坚持做到"四破四立",即破除小进则满思想,树立发展意识;破除怕难畏难思想,树立进取意识;破除怕负责任思想,树立责任意识;破除因循守旧思想,树立创新意识。五是由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向规范有序管理转变。要解决个别干部见矛盾就躲,不作为行为,办事效率低下,缓作为行为和办事不讲程序,乱作为行为。要提高干部程序意识,制度意识。管理上要规范,尤其是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必须坚持集体研究,必须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我们只有树立当家的意识,在管理上规范程序,严于律己,才能确保民政事业顺利健康持续发展。 如果觉得民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六)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公文写作 - 报告总结 - 自查报告,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幼儿园自查报告,党员自查报告,创先争优自查报告,自查自纠报告

+评论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

联系本站 - 教案中心 - 试题下载 - 教学反思 - 句子大全 - 收藏本站 - 文章阅读 - 全站地图 - 热门专题